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為什么要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如何建設?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數據中心領域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分析。
算力,全球戰略競爭新焦點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同志就“東數西算”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該負責同志介紹,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一萬三千億億次浮點運算)。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ICTresearch研究顯示,當前中國數據中心每年新增投資規模在1800—2000億元人民幣左右。”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呂天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
毋庸置疑,算力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也應看到,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與我國具體國情密切相關。
“目前,我國數據中心大多分布在東部地區,由于土地、能源等資源日趨緊張,在東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以為繼。而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同志表示,為此,要充分發揮我國體制機制優勢,從全國角度一體化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完美解決數據中心功能型布局問題
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被認為具有多方面意義。
首先被提到的,是有利于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平。再者,便是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同志分析,加大數據中心在西部布局,將大幅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納西部綠色能源,同時通過技術創新、以大換小、低碳發展等措施,持續優化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西部的綠色能源首先可以滿足當地的數據中心用能需求,可以盡快使當地完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多余的電力,可以采用綠電和碳匯的方式和東部數據中心進行交易。”呂天文分析。
呂天文認為,短期內算力型數據中心的主要聚集地仍是東部的一二級城市,而帶寬資源不足的欠發達地區和西部地區可以利用充沛的電力資源建設存儲類數據中心。
除此之外,帶動產業上下游投資以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也是題中之義。
“建設數據中心主要考慮電力、帶寬、水、交通、人才等幾個主要因素,‘東數西算’工程結合了東西部的優勢資源,可以完美解決數據中心的功能型布局問題。”呂天文說。
節能,“東數西算”繞不開的話題
對于“東數西算”工程的總體思路,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同志提到:適度集聚、集約發展;梯次布局、統籌發展;循序漸進、快速迭代。
“通過在全國布局8個算力樞紐,引導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向樞紐內集聚,形成數據中心集群。”該負責同志介紹,在算力樞紐之間,打通數據高速傳輸網絡,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
在由東向西梯次布局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同志表示,對于后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對網絡要求不高的業務,可率先向西轉移,由西部數據中心承接;而一些對網絡要求較高的業務,比如災害預警等,可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東部樞紐布局。
對于“東數西算”工程的實施,呂天文提出了一些建議。他指出:“當前西部電力和水資源相對充沛,交通也相對可以;當前急需解決帶寬和人才因素。”
另外,“東數西算”工程繞不開數據中心耗能問題。呂天文建議,“把數據中心變成能源站”。
“數據中心企業除了與政府協調新能源電力分配外,還可以主動回收數據中心運轉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并向周邊的工廠、商業樓宇和居民小區配套供給,這樣不僅能盈利,還能抵消大量用電量。”在他看來,這是最現實的方案。(記者劉園園)
來源:四川省大數據中心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