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4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顯示,2023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362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增長7.09%。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同比增長5.5%,達到1611億元人民幣,在總體產值中占比為30.04%。由衛星導航應用和服務所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同比增長7.79%,達到3751億元人民幣,在總體產值中占比達到69.96%。
隨著“北斗+”和“+北斗”的不斷發展,產業生態圈不斷擴大,截至2023年底,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總數量已接近2萬家,從業人員總數近百萬;在境內上市的業內相關企業(含新三板)總數為90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體產值的8.93%左右。知識產權方面,截至2023年底,中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包括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已突破11.9萬件,同比增長4.84%,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產業總體企穩回升,有望重回發展快車道
白皮書指出,2023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增速總體好于2022年。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逐漸復蘇,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對衛星導航設備及時空數據的需求開始釋放,為北斗時空信息應用與服務市場發展重新注入了活力。同時,國家和行業各項政策與規劃的持續推進,也有力推動了北斗在各行業各領域的深化應用,市場活躍度不斷增強,產業整體經濟效益呈現穩步回升態勢。
當前,國內北斗應用市場正不斷擴大,“北斗+”、“+北斗”在各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深化,應用場景進一步擴展,應用規模及質量進一步提升;同時北斗國際影響力的持續提高也將帶動北斗海外應用發展,目前國內部分很多企業大力拓展海外市場,相關營收增長顯著,同比增速達到15%。預期今后幾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將重新步入發展快車道。
從2023 年全年度各應用行業發展情況來看,行業“+北斗”發展態勢明顯,經濟效益逐步顯現,尤其是有效拉動了產業鏈上游的基礎器件環節銷售量明顯增加。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以及國家對存量衛星導航終端要加快主用北斗的國產化應用替代的要求,之前積累的市場需求得到一定釋放,部分行業對具有北斗主用功能的國產終端設備的采購量穩步提升,有力推動了2023年產業核心產值的穩定增長。隨著北斗規模化應用發展,未來基于北斗的時空信息獲取功能為基礎,同時具備行業特色功能的各類終端設備將成為國內市場需求的主流。通過系統集成應用和時空服務創新所不斷形成的新產品和新業態,將逐步代替傳統市場盈利模式,持續帶動關聯產值的較快增長,從而進一步推動產業總體經濟效益的提升。
隨著宏觀經濟的恢復,各領域應用服務需求得到一定釋放,市場總體采購能力有所回升,政府采購投入和行業用戶訂單規模同比增加,使2023年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下游服務市場收入情況總體好于 2022年。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式設備、車載導航儀、道路運輸、公安單兵設備、移動通信基站高精度授時、農機自動駕駛和遠程監測等傳統優勢市場的出貨量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回升,不僅促進了設備銷售收入的增加,同時也促進了因設備使用而產生的衍生效益的增長。
交通運輸行業在車輛監控、船位監控、通用航空、沿海助導航設施、列車及集裝箱位置監控、電動兩輪車定位、城市公交車、出租車(含網約車)、軌道交通、公務車監管等應用場景的衛星導航設備出貨量保持較大增長,同比超過10%;在農機自動駕駛場景,2023年使用國家補貼的農機自動駕駛設備出貨量同比增加40%;在公安領域的通信保障、移動警務、信息采集、指揮調度等應用場景,各類型具有衛星導航功能的設備出貨量同比增加超過8%;在大眾消費領域的乘用車導航應用場景和智能穿戴應用場景,設備出貨量同比增加30%和17%;在智能手機應用場景,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加近5%。隨著衛星導航設備出貨量的持續增長,進一步激活了國內位置服務市場發展。2023年北斗定位服務日均使用量已超過6000億次,峰值超過萬億次;車輛高精度定位結合高精度地圖模式已實現批量化應用;共享單車用 戶規模超過3.4億人,日均訂單量超過4700萬單。以上這些應用場景市場規模的擴大都帶動了產業關聯產值穩步增長,已經成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引擎,時空信息的賦能效應正 愈加凸顯。
賦能效應明顯,北斗規模化應用走深走實 我國北斗三號系統作為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時空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走自主創新發展道路,成體系突破了衛星導航領域百余項關鍵技術,新研百余種宇航級器部件,核心器部件 100%自主可控,顯著帶動了我國航天、電子等領域跨越發展。目前,北斗系統已廣泛應用于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行業領域,助力各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產生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正不斷夯實北斗產品基礎、拓展應用領域、完善產業生態,快速推進行業及大眾的規模化應用。
當前,北斗基礎產品供應鏈穩定,芯片、模塊、天線等系列基礎產品不斷迭代升級,性價比持續提升,已經實現億級量產規模,有力支撐了自主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穩健發展。同時,國家正在積極推進研發北斗導航與低軌衛星、慣性導航、移動通信、視覺導航等多種技術手段融合的基礎產品,增強應用彈性,提升應用體驗。北斗專業應用市場正得到不斷拓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底,國內主要行業和領域的北斗終端設備應用總量約2500萬臺/套。在交通、農業、公安、廣電、移動通信、能源等6個行業或領域的北斗終端設備應用數量均已超過100萬臺/套,其中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數量最大,約1300萬臺/套。從區域來看,全國已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北斗終端設備應用量超過100萬臺/套,其中江蘇省的應用數量最多,已達到約200萬臺/套。
北斗大眾應用成效突出,正在成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大眾消費產品的標準配置,包括華為、小米、蘋果等國內外主流智能手機廠商均支持北斗,部分品牌的旗艦機型還具備了北斗短報文、衛星通信等功能,支持北斗三號短報文功能的國產智能手機年銷量已經達到數百萬部。據統計,2023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76億部,其中 2.69億部智能手機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占比約98%。
除智能手機外,部分款型的國產新能源汽車也具備了北斗定位或短報文通信功能。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車道級導航功能已覆蓋全國超過100座城市的普通道路,可在車道指引、隧道導航、事故預警等方面實現車道級導航功能,提升用戶駕駛安全和通行效率。截至2023年底,國產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塊累計出貨量已超過4億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4億臺/套(含智能手機)。
此外,高精度市場也進一步發展,2023年國內市場各類高精度應用終端(含測量型接收機)總銷量接近280萬臺/套,其中應用國產高精度芯片或模塊的終端已超過80%。
區域集群化發展,助推北斗應用多點開花 2023年,具有傳統發展優勢的五大產業區域和產業發展重點城市積極結合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發展需求和自身特點,在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布局,鞏固了區域發展特色優勢,總體保持穩定增長。根據研究統計,2023年,五大區域實現綜合產值約4047億元,在全國總體產值中占比高達75.48%。其中,京津冀地區綜合產值達到1123億元,珠三角地區綜合產值達到1112億元,長三角地區綜合產值達821億元,鄂豫湘地區綜合產值達到528億元,川渝陜地區綜合產值達到463億元。據不完全統計,五大區域共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終端超過1350萬臺/套。而從更大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范圍來看,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黃河流域、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已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終端接近1910萬臺/套。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重點區域產值分布
除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發展具有傳統優勢的五大產業區域和重點城市外,2023年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涉及的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山東、山西、云南、貴州、江西、海南等省和自治區,在北斗時空基準服務、農機自動駕駛、農機遠程監測、農業環境監測、無人農場建設與運營、草原巡護與防火、城市信息化管理、港口自動化裝卸、漁船管理、礦山安全生產監測、地質災害監測、氣象探空監測、電力線巡檢、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持續推進北斗深化應用。
廣受認可,北斗國際化發展快速推進 作為聯合國認可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北斗系統已服務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具有北斗功能的移動終端在全球移動終端的滲透率已超過50%,我國利用北斗系統在民航、海事、搜救等領域將積極履行國際義務,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目前,北斗技術已進入民航、海事、移動通信、測量測繪、航空航天、全球搜救等領域十余個國際組織相關標準,北斗產品、技術和服務得到了更多國際用戶的認可,北斗在全球市場中的應用模式更加豐富,應用領域得到不斷拓展。
例如,中亞地區水資源非常珍貴,修建攔河大壩是管理水資源的最好方式,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將北斗技術用于塔吉克斯坦的薩雷茲湖大壩變形監測,實現潰壩隱患提前預警,有效保障了水壩安全,提升 了安全管理水平;在科威特,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 統接收單元來輔助建造300米高的國家銀行總部大樓,接收的北斗導航信號精度達到亞米級,保證了縱向垂直的精度;在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國家,北斗系統為用戶提供了實時、連續、穩定、準確的GNSS定位數據和時間;在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黎巴嫩、摩洛哥等國家,北斗系統被廣泛應用于土地測繪、交通運輸、智慧農業、環境監測、安全防范等領域,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
同時,北斗國際交流合作也在持續推進,與多國搭建了合作交流平臺,共享北斗建設發展成果,共同推動了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的發展。中俄持續在衛星導航系統兼容互操作、增強系統與建站、監測評估、聯合應用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中美持續開展北斗與GPS的兼容與互操作溝通協調,星基增強系統及民用服務領域的合作,促進了兩系統的建設發展,共同服務世界各國人民。中歐持續推進北斗與Galileo 的互操作協調。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我國與巴基斯坦、阿聯酋、沙特、南非、阿根廷等國家,以及阿拉伯信息通信技術組織、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阿拉伯民航組織等開展務實合作,在北斗/GNSS 聯合應用、聯合測試、教育培訓、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果。
深度融入數字經濟,北斗時空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3年,北斗突破行業縱深強化應用創新,逐步與既有業務相結合,不斷打造形成業務化、無人化、自動化的生產作業新模式,催生新動能,賦能傳統行業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農業領域,基于北斗的農機自動駕駛設備實現了農機自動行駛、自主導航,極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無人農場,從播種到田間管理再到采收,北斗系統廣泛應用于農場生產的各個環節,形成了從感知到決策,再到智能執行的數字化、無人化農業生產作業 新模式。在電力領域,運用北斗技術將“位置+時間+數據”有效整合,使核查證據具備自動定位與時間標記,實現數據鏈的關聯固化,保證竊電取證的有效性、合規性,實現反竊電稽查,打造了電網營銷工作新模式。在城市管理領域,城管人員應用具有北斗功能的手持終端通過現場拍照、錄音錄像,圖片視頻上傳、錄音上報、表單填寫、位置定位等功能,實時向城市管理平臺傳遞信息,打造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在測量領域,利用搭載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塊的無人機快速獲取需確權土地范圍的實時高分辨率數據,快速處理得到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實景三維模型等,形成一種全天候的無人化房地一體化測量作業新模式。在港口作業領域,運用北斗高精度技術實現“無人駕駛集卡+堆場水平布置側面裝卸+單車自動化岸橋+低速自動化軌道吊+港區全自動化”智慧碼頭的吊裝、堆場作業新模式。在氣象領域,2023年進入實用階段的我國第三代探空系統,利用北斗衛星導航高精度定位功能取代二次測風雷達探測風向風速,將現有高空風的測量精度提升了一個數量級,為數值預報和天氣分析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數據,打造了高空風向風速的觀測新模式。在通用航空領域,應用具有北斗功能的機載設備,實現了城際無人機物流、末端無人機配送,空地雙向通信,與北斗技術相結合,提升現有ADS-B系統(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的功能,打造了通航物流、低空監視與服務的新模式。未來,隨著時空數據與傳統行業結合的不斷拓展和深入,將打造形成更多的北斗應用場景,創新出更多的生產作業新模式,形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新業態,催生產業發展新動能。
專家表示,當前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之際,國家明確了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方向。為踐行這一發展戰略,應大力推進北斗在傳統行業或領域的深化應用,充分發揮北斗賦能作用,以時空數據為新型生產要素,融合各種數智化技術作為核心驅動力量,對傳統行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產效率,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
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